本报讯(记者厉莉实习生黄秋叶摄影杨可)在四五位工作人员“呵护”下,两台“老迈”的夏布机从荣昌安全运抵渝中区。昨日,重庆市三峡博物馆有关人士表示,经修缮后,如果夏布机“身体”允许,市民有望在这两台机器上学学织夏布的古老手艺。 据悉,这两台机器极有可能是重庆最古老的夏布机,今年6月,它们将作为荣昌上千年夏布生产史的见证者入驻三峡博物馆。记者看到,两台夏布机那泛黄的机枢上,一条条被麻绳勒出来的凹槽清晰可辩,踏板、线绳上沾满了蛛网,轻轻一碰,木缝间就发起“吱吱”的响声。它们的织布梭是早已绝迹的牛角梭,更是珍贵的“绝版”。据了解,三四十年前,荣昌的民间手工织布梭就改成了塑料梭。据悉,这两个牛角梭是荣昌一位老人的收藏品。 据介绍,为寻找这两台机器,三峡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下了不少功夫。据该馆《重庆城市发展史》课题组调研员赵大斌介绍,荣昌夏布洁白细嫩,光洁度高,唐代就已成为贡品。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,手工夏布机逐渐“谢幕”。该馆曾多次派人到荣昌寻找夏布机,终于在该县盘龙镇一农户家找到了两台。当时,它们身上沾满了灰尘,连主人都不知道放在屋角有多久了,只知道是祖上传下来的,但“不知传了多少代”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